文章

【精神食糧】臺灣最後食品「手工加工」業:雕在餅上,吃在心上

【作者】
文_曾博綸、陳筠欣/旅讀中國 圖_曾博綸、陳筠欣/旅讀中國
2018.08.23

諸位知道平常吃的糕餅,上面的壓花是怎麼來的嗎?這些圖案都是透過印模壓印出來的,先由木雕師傅雕出印模,再經糕餅師傅將糕餅用料壓入印模,脫模後糕餅上便呈現出立體的圖案。然而,隨著產業轉型,目前全臺全職從事印模雕刻的專家,唯有鄭永斌一人。

 

粿印(糕餅印模)為壓印米粿、糕餅類的模具,相傳可溯自宋朝,在臺灣民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裸印的發展與運用,反映出豐美的民俗信仰、節慶生活、禮儀往來,藝術與生活結合為一的傳統風格,是臺灣民間的文化特色。

位於臺中有一間專門做食品模具的店──沅豐模具行,堅持手工打造食品模具,不僅產量占了全臺灣榚餅店使用量的三分之一,更有許多移居歐美的海外華人,因為思鄉之情,透過網路跨海訂製模具,同時也外銷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憨慢讀冊,實在雕模

這間食品模具行的故事要從鄭永斌師傅說起。他自嘲「憨慢讀冊」,在國中畢業時,搭上木雕外銷的貿易風潮,到高雄學習雕刻門花。然而來自客戶千篇一律的要求,無法滿足他對藝術追求的渴望,便走訪三義、大溪等地習藝,到各大廟宇幫忙雕刻神像及木雕裝飾品,他說:「像是一個木雕界的遊牧民族」。

廿六歲結婚後,他希望可以就此穩定下來,剛好這時經臺灣最大的食品器具經銷商延攬,便開啟了鄭永斌的食品模具雕刻之路,自行創立了「沅豐食品模具行」。

 

不只延續,尚且翻新

鄭永斌師傅雕刻經驗至今已過四十餘年,他總是莞爾說道,當初從事雕刻本來是想當藝術家,沒想到最後卻成了工匠。實際上,除了雕刻一職,鄭永斌師傅還曾擔任臺中石藝協會的會長,將巧思融入粿印,創造新樣式。如今許多收藏家都刻意收購他的大型粿印,當作藝術品一般擺設。藝人結婚也都特地向鄭師傅訂購餅模,如女子天團S.H.E成員Ella、知名男歌手林宥嘉的喜餅餅模都出自他手。

鄭永斌師傅覺得,雖然沒有成為藝術家,但是這些年來為了傳統領域的付出,許多人都看見,那樣的滿足的心情跟成為藝術家是相同的。此時此刻,誰又能說他不是一位藝術家呢?

 

旅讀微電影,點我立刻看《一刀一鑿 印模雕刻家──鄭永斌》

 

 

 

↶↶↶加入旅讀LINE@好友,送旅讀中國經典期刊到你家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8月【土皇帝的驚世花園:湖北.恩施大峽谷】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