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講座回顧】遊山光水色之路──寧式建築的自然美學

【作者】
文_胡琮淨講述、李承融整理/旅讀中國 圖_胡琮淨提供
2018.06.20

義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1972年出版《看不見的城市》,書中寫到:「記憶也是累贅,它把各種標記翻來覆去以肯定城市的存在;看不見的風景決定了看得見的風景。」指的是城市的歷史、記憶,前世與今生。

 

對於一個城市,我們透過看不見的過去,看到現在的風貌。

 

寧波,在明朝之前稱作明州。至洪武14年(西元1381年),文人單仲元向朱元璋提出,為避國號諱,建議改名。明州因轄有定海縣,則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正式更名為寧波,沿用至今。

 

春秋餘韻,柏悅酒店別有洞天

 

東錢湖可說是浙江境內最大的淡水湖,面積足足為西湖四倍。據說春秋時西施與越國大臣范蠡,就隱居在寧波的東錢湖的山光水色之中。范蠡將錢財埋藏於湖底,便是「東錢」一名的由來。

此處風光旖旎,又有傳說鋪墊的浪漫色彩,現為上海人的後花園,貴為假期首選,因此,湖旁度假村林立。「寧波柏悅酒店」,佔地十公頃,氣氛雅致靜謐,發想自江南水鄉聚落。酒店裡可見白牆灰瓦、水霧景觀、竹籬小徑、茶園風格、掇山造景。現址為昔日古村「大堰村」所在,今仍保有江南歷史遺蹟。例如有700年的古典宗廟,內部改造為現代酒吧,小酌的同時還能聆賞崑曲;數百年的戴氏宗祠改為茶苑,保存木造結構,佈置古意。

在春花盛開、秋高氣爽的季節最適合前往,享受傳統建築再利用的空間魅力,更能乘坐畫舫賞湖,過上幾日閒適生活。

 

 

 

唐代遺風,慈城傳統庶民美學

 

談到遊訪慈城,有三個理由。

其一,早在春秋時期,越王句踐在此建句章城,為寧波境內最早的城池;其二,它是江南地區保留最為完好的千古縣城,可見唐代的巷弄格局;其三,城牆的傳統工法,便是解讀中國當代建築師王澍建築美學的第一線索。

慈城素有江南第一大古城之稱,位於寧波西北,外有護城河,北有取水源「慈湖」。慈湖風景優美,遠山繚繞,老樹成排。

 

 

唐朝時在此設一縣衙,名「慈谿縣署」,至今已有1200年。屋脊上的官徽有一大樹圖案,可見最珍貴的老樹歷時已久。不過此地建築多為明清時代修繕,或依資料建造,現所見之格局似唐,可建築風格已非原型。

慈城最有看頭的「瓦片牆」,其實是以前當窮苦人家將回收的磚塊、瓦、鋼片打碎堆置成牆,這般就地取材的搭接方式,蔚為一種庶民美學,樸拙且自然。王澍的許多作品,都採用如此技巧。

 

 

 

北宋傳奇,幽幽山中千古名寺

 

保國寺,寧北地區千年古寺,流傳著名聞遐邇的「無樑殿」神話。

走過進寺香道,便能一窺靈山的山林風采。站在入口「山門」前,美麗框景就令人駐足。

所謂「無樑殿」,是不用釘子、沒有主樑,全靠宋代木構造、卯榫結構成屋。最神奇的是處於潮濕山林,木材千年不爛,以「鳥不入,蟲不蛀,蜘蛛不結網,灰塵不上樑」著稱。

實際上是房樑藏於藻井天花後,不顯於外;然木材「黃檜」有特殊氣味,杜絕了蟲鳥蜘蛛;窗口數多形成通風道,風頻繁地進出,不易積灰。

沿路更看得到屋脊上的奇獸,精琢的石雕,推開藏經閣門把,半山腰的茶樓映入眼簾。站在一旁的觀景平台,登高遠眺,山林風光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

 

 

 

明朝紀實,隱身都心的藏書閣樓

 

天一閣,號稱「南國書城」,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閣樓。位於市中心的月湖西側,由當時兵部右侍郎范欽建造。其中第一個閣樓「東明草堂」又名「一吾廬」,正門前有一獬豸浮雕。

 

 

范欽去世後,長子范大沖繼承了七萬餘卷的藏書,更訂立「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族規,意即就算子孫分家,書也只能收藏在這閣樓裡,因此數量才能代代累加。雖歷經戰亂一度只剩下1.3萬卷,後來逐漸恢復增至30萬卷,現已是國家圖書館的地位。

天一閣最稀奇的是它藏有明代「地方志」與「科舉錄」。科舉錄就是考生名單,為清楚家世,名單上記載的包含考生祖宗名冊,故天一閣也成為追溯族譜的重要地點。更有麻將館、庭院、戲台值得一看。

 

清代通商,寧波外灘東西合璧

 

五口通商後,西方文化湧入中國,造就東西融合。寧波外灘便是第一個新建築的試驗場。江北天主堂的建築式樣,被稱為「折衷式建築」,歐式教堂外觀,上面卻嵌著中式瓦當,為寧波現代化的表徵。

 

 

現代新城,王澍的建築實驗場

 

寧波外灘就像大稻埕,同為商港形式,曾經沒落,現已進行古蹟再利用與開發。2012年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王澍,運用傳統元素,在此重新打造了商店街與酒吧。外灘旁的寧波美術館,原是碼頭航運大樓,航線多年不用早被廢棄,王澍保留建築的大框架,改建成符合美術館需求的空間設計。慈城的瓦片牆砌法在此得到實現。

 

 

而寧波新焦點,是鄞州區寧波歷史博物館,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山水畫,以「山」、「水」、「海洋」作為理念,也呼應道家道法自然的概念。鄞州公園內的「五散房」,提倡鄉土的簡樸美學,歸為新鄉土主義風格實驗作品。

 

 

 

三江口岸,甬的原生與成長

 

姚江和奉化江在三江口匯流後成甬江。寧波市亦簡稱甬。三江口是寧波政商中心,更是城市的發源地。江邊有許多工業遺跡,皆納入再利用的計畫。如麵粉廠改造為寧波書城、藝術工坊、特色餐廳、辦公樓等複合式場域。一旁有當地人稱「玉米樓」的財富中心,為寧波新地標,代表著寧波的建築正在發展新的風格與精神。

 

 

寧波的建築故事橫跨好幾世紀,春秋以降開展的歷史遺跡,乃至現代新穎的實驗創作,令人玩味無窮。

 

 

✦點此‧重溫讀書會直播✦

 

✦or旅讀中國youtube頻道✦

 

↶↶↶加入旅讀LINE@好友,抽東航來回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