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六月精彩封面】再歷金陵浮沉世情

【作者】
文_Vera/旅讀中國 圖_ CTPphoto、中新社、視覺中國、RF123 繪_胡說、希拉、陳巧廷/旅讀中國 特別感謝_李時珍紀念館、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蘄春縣政府(依筆劃順序排列)
2018.06.07

萬曆六年(一五七八年),李時珍六十一歲,《本草綱目》終於定稿。這部蒐羅世界萬象的著作是為了世人的健康福祉而生;而其最後的問世,終究也需仰賴人情世故的運作。

 

明代出版業已經發展出成熟的商業文化,書坊會透過開發獨家內容、邀請名人作序等手法來增加書籍的賣點。但《本草綱目》並非小說戲本等通俗內容、篇幅又過於浩大──換言之,即是高成本低賣點的賠本生意。

 

在遲遲找不到書商願意刻印此書的情況下,李時珍決定邀請當代學界領袖王世貞為《本草綱目》作序,希望藉此增加此書的出版價值。萬曆八年(一五八○年)年,六十三歲的李時珍前往南京太倉州拜訪王世貞,但王世貞並未同意李時珍的要求;一直到十年後李時珍二度拜訪王世貞,才催生了這篇珍貴的大儒序文。

 

或許是名人效應發揮了作用,南京書商胡承龍決定出版此書。但因為出版作業龐大繁瑣、耗時經年,李時珍終究沒能親眼看著自己的心血面世。

 

撥撥大書商的算盤!

 

在明朝,知識能交易幾多錢?先讓我們從當時的平均薪資與物價看起。

 

《本草綱目》在萬曆六年寫成,在晚明,一個有秀才身份的私塾老師,年收入約四十兩;種桑、縲絲、河工等男女僱工的日薪約三十文錢上下,高技術工種可拿到日薪五十文錢上下。若以一兩銀即一千文錢的通則粗估,小市民的月收入大概在一兩上下。

 

買書

 

當時一個京城中產階級八口之家一年的基本生活費約為五十兩,換言之,個人每月基本生活費約五百~六百文錢。而普通生活類書、科考用書定價約在一百~五百文錢之間,大部頭叢書一套售價一兩八錢七分。

 

買書對普羅大眾來說大概就像蘋果手機之於22K的關係:略奢侈,但也非負擔不起。

 

刻書

 

至於刻書,當時一個刻書工人每刻百字收費約二十~三十文錢;而一套嘉靖卅三年(一五五四年)在嶺南出版的《豫章羅先生文集》,一百六十一頁的篇幅,版刻費廿四兩。

 

以此對照五十二卷、約四千頁一百九十萬字的金陵本《本草綱目》,光是版刻費可能就要近六百兩,再加上紙張、油墨、裝訂人工等費用,製作成本可能在六百到七百兩之間。

 

《本草綱目》的作者在學界名不見經傳,內容又是科舉不考常民不愛的專業醫書,這六百兩就成了作者為難書商的巨賭,也無怪李時珍必須忙著找重量級人物給作品背書了。

 

↶↶↶加入旅讀LINE@好友,抽東航來回機票!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6月號【本草綱目:給世界的情書】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