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神食糧】寸木亦能知心:木後推手

【作者】
文_陳筠欣、曾博綸/旅讀中國 圖_陳筠欣、曾博綸/旅讀中國 編輯_鄺介文/旅讀中國
2018.05.14

臺中中區仁愛街裡,有一處雕刻店,

走過八十個年頭,雕刻了無數件木製品,

見證了時代的生活需求和禮儀習俗。

但在這間店裡,卻不見一般傳統木雕店的雜亂,

陳列整齊的木雕作品,在橘黃色的燈光散發著迷人的檀木香氣,

它是陳彫刻處。

 

 

陳雕刻處成立於日治時期,早期專司日式欄間、家具雕花等等大型作品,後來也創作木魚匾額種種小型器皿,幾乎只要客人說得出口,師傅就能做得出手。目前經營到第三代,以精湛的工藝聞名,出自於他們的匾額遍及全臺。

 

五、六十年的歷練,讓陳文才一眼即能見出木頭好壞,閩南語俗諺「寸木不知心」說的正是木刻行業的不確定性。表面看來完好無缺的木頭,唯有雕著雕著才能知道它的內心。我們常用木頭來形容一個人不知變通,甚至笨拙愚昧,然而在陳文才眼中,木頭卻聰明得像一個人,有其性格、有其紋理。雕刻的過程就像和人相處,唯有雙向溝通、彼此容忍,才有可能成就作品。

 

 

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

 

寸木不知心,也像是在形容時代的不確定性。隨著歲月推移,木雕業需求大幅減少,整條仁愛街只剩陳彫刻處這間雕刻店,大眾也越來越不重視雕刻業,使得陳文才也萌生了退休想法。

 

 

兒子陳希彥不捨這間養活自家三代人的店就此結束,決定接下傳承重擔,在二○一一年返鄉創立了COMMA這個品牌,取其意「逗點」,代表這只是陳彫刻處的逗點,並非要取代,而是利用自身工業設計的背景,結合父親的手藝,延續陳彫刻處的精神,老樹新枝,創造出更多木雕的價值。

 

將五十年灌注在五小時

 

於是陳希彥開始建立品牌,設計新商品,還花了兩年將店內環境重新改造,並且增加了手作課程、提供換工機會。

 

經過陳希彥、妻子韓惠菁與父親不斷嘗試後,在二○一六年正式推出的手作體驗課程大受好評,至今幾乎每週的例行課程都會額滿。透過師傅五十年的豐富木雕經驗,任何學員都有辦法在短短的四、五個小時的課程後,完成自己的木雕作品。

 

 

增加生意,然後添加生氣

 

陳彫刻處的多種改變,不是為了增加多少生意,而是希望添加生氣,吸引更多人能來夠接觸木雕產業,讓木雕重新融入大家的生活中。

 

曾經,陳文才作為職人的懷疑,是否應該堅持?是否應該放下?是否應該轉型?是否應該革新?這些林林種種的自我詰問,也唯有雕著雕著才能知道它的方向,終究還是那句老話──寸木不知心。

 

旅讀微電影

木後推手

點擊立即看!

 

↶↶↶加入旅讀LINE@好友,免費送旅讀中國雜誌到你家!數量有限!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5月號【南疆,千年趕集!】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