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講座回顧】美國能拍的片,咱們也能拍!——中國「大片時代」與意識形態

【作者】
文_李政亮講述、謝淏嵐整理/ 旅讀中國
2018.04.24

現代世界電影的霸主,無疑是美國南加州的荷里活。試圖問鼎此一地位的,自然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產業,像英國的特務片、法國的浪漫片、印度的寶萊塢等。當然,中國也不看能在這場爭霸中缺席。問題是,中國最終勝出,成為全球文化輸出大國的機會,有多少?我們又可以從中國的電影文化演變中,讀懂多少中國政治文化的風雲變色?

 

所謂中國的「大片時代」,始於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必須開放世界各地電影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電影公平競爭。傳統的中國電影不及好萊塢電影刺激、動人,必須改變。於是,中國放棄了只能由十六家國營公司製作電影的規定,開放民間資本的加入,中國「大片時代」,正式開始。

 

三個里程碑:官方主導而漸進的民粹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部矚目的電影,是2002年由張藝謀執導的《英雄》。這部電影所象徵的,除了是「大片時代」的展開以外,還是中國對歷史的態度。《英雄》講的是刺殺秦王的故事,理應是英雄的刺客主角,卻在最後一刻受秦王的「鴻圖壯志」所感動,最終決定放棄行刺,秦王成就霸業,反而成為了最終的英雄。秦始王第一次以「好人」的形象出現於藝術創作,而武俠也一反常態地幫助當權者。這樣的劇情設定有沒有隱含的象徵呢?

 

第二個里程碑,是2010年胡玫的《孔子:決戰春秋》。這部電影所代表的,中國積極向外文化輸出的產物——流行化的孔子文化。「孔子」和「儒家」的內涵經歷了去政治化的刻意或非刻意的改造,更成為了中國官方最推崇的意識形態。孔子同時也成為懷舊政治的體現——「復古」自古以來便被中國人認為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在2010年代,我們也從中國的政策中看到越來越多「復古」的影子:一帶一路的提出(朝貢體系)、2015年出版《習近平用典》(「飽讀詩書」的賢人形象)等。

 

這一個階段在晚近的一兩年便更進化成另一個面貌了。2017年上映了《戰狼II》,與近年漸見激烈的「憤青式愛國主義」,一說相輝相映,一說沆瀣一氣。《戰狼II》刻劃了中國在非洲的「援助」,中國領事館對中國公民的「愛護」等,戲中有名的對白「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更是膾炙中國人口,使人以為中國果真成為世界一等大國,可以在世界各地發揮著影響力,尤其是像美國一樣在世界各地發揮影響力。或許這種定調已經在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中顯露出來了,但《戰狼II》的成功意味著「憤青式愛國主義」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主流。

 

中國電影的矛盾大對決:政治正確與商業競爭

 

電影就如同大豆和鋼鐵一樣,都是外交談判桌上的籌碼,而對中國來說,更是「統一戰線」的重要武器。不過,中國可以輕易掌控國家的意識形態,但市場機制顯然不是那麼好欺負了。美國電影在中國的高票房,以及中國電影無法走出中國國門,成為讓中國政府頭痛的問題。於是《中美電影協議》便在2012年簽署了。表面上有益好萊塢,實際上卻是把在中國的好萊塢電影導向了與中國合拍的方向,美國憑合拍片可將更多電影打進中國市場,並獲取更高利潤,而中國則提走了技術,以及將中國元素大量注入在美國電影中,靠其品牌名氣把「中國」滲透到海外各地。

 

不過,中國的如意算盤卻總是打不響。好萊塢知道中國市場代表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但同一時間,「中國元素」在世界市場並不是這麼受歡迎的題材。兩難之下,好萊塢找了很多中國演員,以滿足進入中國合拍片市場的條件,同時又把這些中國演員的戲份減少,以免影響到世界票房。一些電影甚至拍了兩個版本,只有中國放映版才有中國演員,其他各國放映的版本則沒有。

 

中國影視與其他華語電影市場

 

不過,中國再怎麼被好萊塢反制,他的大片時代始終會對週邊國家,尤其是華語電影市場造成一定的衝擊。以臺灣來說,首先可說的就是最近發佈的31條對臺政策。中國單方面對臺灣電影放寬了配額限制以及合拍片的「中國元素」比例規定。中國對臺灣的影視政策,一直吸引很多臺灣人材「西進」發展,也確實有少數人成功。不過,我們仍可以看到這些「西進」成功者的共通點:必須先在臺灣建立自己的名聲,累積實力,才帶著「臺灣元素」進入中國市場。

 

然而,臺中合拍片可能會造成水準下滑的問題。臺中合拍片要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就無可避免的要符合中國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主旋律等,以致最後變成「三分之二的好電影」:電影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好的,但最後結尾的部分卻為了符合中方的要求而被修改,成為全電影的敗筆。合拍片中「安全」的題材也因此並不多,最後成品的主題便變得千篇一律,創意方面便稍遜一點。

 

此外,中國電影對週邊國家的大量輸出,也恐有「統戰」效果。古裝電視劇便是最好的例子。古裝劇近年在臺灣非常受歡迎,甚至出現「古裝劇就是要看中國的」的說法。雖然平常大眾對現實中國的印象都不算很好,但在看古裝劇時,雖然明白劇中設定都在中國,卻不會聯想起現實中國的事情,反而對劇中的中國產生了好感。至於時裝劇,雖受歡迎程度不一,但同樣會把劇中描述的中國美好一面投射到觀眾身上,以圖使他們放下對中國的戒心。

 

除了臺灣外,中國大片時代的衝擊,在香港身上也很明顯。自1997年後,香港電影受到很大的衝擊,以往華語電影重鎮的地位不再。不過,香港電影產業在中資大量投入下似乎讓人有重新站起來的感覺,然而,這些充滿著中國元素的電影明顯在香港的接受程度很有限。這樣的背景下,反而激發出新一代的香港年輕導演,以獨立制作,敢於挑戰各中現實題材為特色,成為香港電影業界的一番新氣象。

 

未來中國還會不斷嘗試把中國元素注入國際電影世界裡,不過,能不能符合歐美市場的品味,以及如何面對電影界霸主好萊塢的反制和電影產業的新星印度寶萊塢的競爭,則有待觀察。

 

 

【資訊】

《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大銀幕裡外的中國野心與崛起》

作者/ 導讀_李政亮

出版_蔚藍文化

 

書介_「電影」是政治經濟脈絡交錯下的產物,中美角力將對中國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衝擊?當中國大片時代已成事實,我們如何拆解它的內在,在華語電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本書以「看電影,讀中國」揭開序幕,從主旋律到商業元素、政策規範到製作發行,涵蓋歷史回顧、最新脈動,介紹了百部重要華語電影與電影人,是認識「中國電影發展」及「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第一堂課。

 

 ✦點此‧重溫讀書會直播✦

 

✦or旅讀中國youtube頻道✦

 

 

↶↶↶加入旅讀LINE@好友,免費送旅讀中國雜誌到你家!數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