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三月精彩封面】第三回:宗教旅行──西遊記

【作者】
文_鄺介文/旅讀中國 圖_何宇倫、張凱翔/旅讀中國、當小時、RF123、CTPphoto、視覺中國 繪_希拉、胡說/旅讀中國
2018.03.08

不僅唐僧西遊,日僧同樣西遊,西遊終點正是大唐帝國。

沒有交通工具的時代,僧侶渡海取經,心理上基於宗教熱情,實質上憑藉政府資助。

經由聖德太子擺平尊佛斥佛兩黨鬥爭以後,佛教正式成為日本統治國家的方式之一,莘莘學子領著獎學金前仆後繼來到中國,帶回當時公認為尖端科技的學說。

而這一條萬般險阻的西遊之路,開啟的不只是宗教往來,也是經濟、文化、知識的交通。

 

打從聖德太子頒布「篤敬三寶(佛法僧)」條例以來,日本便有意透過佛教作為國家經營的中心德目,卻也因此發展出與中國截然不同的佛教流派。

 

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

 

日本佛教,幾乎是以護國團體這樣的公家機關形式納入政府體系的。奈良時代僧侶的禮遇較諸唐朝尤有過之,相對地,他們同樣必須肩負某些義務,比如祈禱、研究、醫療等等,當時日本僧侶可以說是高級公務員。

 

如果說僧侶是公務員,則寺院是各級部門,有其建制及階層。有鑑於佛教只在首都圈子/上流社會之間流傳,為了普及全國,聖武天皇下令各省各縣設置功能宛如市政府的國分寺,而位於奈良的東大寺正是全國國分寺之首,如此向下扎根,達到「從地方包圍中央」的護國作用。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奈良地理位置在京都以南,往後多以南都稱之,飛鳥奈良時代的佛教也稱為南都佛教。南都佛教除了「國有」色彩濃厚以外,另一特點則是學術意味濃厚。當時,國家寺廟就像中央研究院,下轄諸多派系學院,有系主任,有正教授、副教授、研究生。每一寺院或有自己專精的宗派,卻也不吝旁徵博引、彼此論辯(空海著作《三教指歸》即假想三人論戰,藉以討論儒釋道三教優劣,可以想見當時論辯風氣十分盛行),在此情況下精益求精。

 

↶↶↶加入旅讀LINE@好友,免費送旅讀中國雜誌到你家!數量有限!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3月號【唐風平成:奈良─京都‧五回時間旅行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