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獻給農夫、哲學家與詩人的靈魂饗宴:臺東《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

【作者】
文、圖_曾令愉/旅讀
2023.08.11

首圖0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

 

展名「漂鳥197」的由來,是以印度詩哲泰戈爾的《漂鳥集》與臺東197縣道的美麗風景共鳴,參展創作者自由從中選取一詩為作品註腳。於是,散落在縱谷間的近40件藝術作品如星子,漂鳥詩意為絲線,溫柔牽起197線道的風聲、農家炊煙、火車鳴笛與稻浪,於靈魂交互的對話間,轉化為藝術意象,再交託到旅人的眼裡心裡。

 

 

疫情解封,世界大夢初醒,人們急著出國透氣,國內旅遊為了留住旅人腳步,端出各式各樣的藝術季。日前《500輯》統計,2023全臺下半年發生的藝術季就有將近20個。人們走進這城,步入那鄉,一次次在社群拍照打卡,不斷複寫這座島嶼的景觀面目,卻也有人懷疑:各地藝術季帶來人潮,但熱度能維持多久?若只是走馬看花、拍照打卡,實質觀光效益又究竟如何?

 

不急,慢慢來。若你也對遍地開花的藝術季有點好奇與困惑,卻又不想湊熱鬧人擠人,那,來臺東縱谷大地藝術季吧。

 

臺東「3+1」藝術季

 

依山傍水的臺東,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美術館。在公部門的推動下,臺東目前發展出「3+1」個藝術季,人們來此遊歷,不必走進室內展場,在戶外沿途可拾取的藝術作品就已達百件。

 

「3+1」藝術季是哪些?「+1」是位在綠島,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綠島人權藝術季;而「3」場則分別為:位在臺9縣,由臺東縣政府主辦的南迴藝術季,今年為第4屆;位在臺11縣,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今年為第4屆,累積作品40餘件;以及,位於197縣道,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下簡稱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主辦的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今年邁入第5屆,發表新作8件,歷年累積作品45件(其中7件因自然耗損現已撤展)。

 

相較於綠島藝術季以人權為主題,南迴與東海岸藝術季關注在地與部落文化,縱谷大地藝術季或許是其中主題最不顯著、最低調安靜的藝術季──展品地點選在人車罕至、大家不太熟悉的197縣道,由北而南從池上鄉綿延至卑南鄉,策展也沒有特定主題、不立名目,「只在最恰當的位置,邀請最適合的藝術家前來盡情發揮,打造出與縱谷風光互相輝映的藝術裝置。」臺東在地藝文指南《台東藝文月刊》如此描述之。

 

圖1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心之地》何彥霖(臺灣)

 

圖2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尋回Retrieve》胡梓康×郭笑儀(香港)

 

連結農人與旅人之間

 

看似發散的策展主題,其實源自主辦機關素樸而純真的農業推廣初心。為了幫助在地農民推廣農產品,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赴日取經,借鑑「里山倡議」之下推動瀨戶內海藝術季的模式,希望以藝術能量為臺東的農村注入活力,帶來人潮。

 

換言之,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是一場希望連起在地農人與異地旅人之間的藝術饗宴。回憶起第一年與居民接觸、徵求場域同意的過程,策展團隊左岸生活設計總經理黃秋萍笑說:「一開始居民很困惑,接受度不高,後來發現作品很漂亮,也帶來人潮,反而主動跟我們說:下次放我們這裡啦!」甚至有人問她,可不可以在作品旁邊擺攤賣香腸?她哭笑不得地勸退,卻也讓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與策展團隊更有信心,地方居民與藝術季之間,漸漸積累出獨特的情感厚度。

 

這些地景藝術,也成為農民為旅人指認位置的座標。在阿榮柑仔店喝茶聊天時,老闆娘說起近日甫落幕的鳳梨嘉年華,在龍田大草坪堆鳳梨山。我們一行外地人困惑:臺東到處都是草坪,龍田大草坪是哪個?「就是有一個像手比愛心的藝術作品那裡啦!」老闆娘說的,是2022年邦查族藝術家達鳳.旮赫地的《Misalemed祝福》,所有作品都能在官網找到google map定位座標,為依賴科技的旅人提供了另一種印象演算、記憶辨識的形式。

 

圖3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生命光環》馬特.希爾Matt Hill(澳洲)

 

圖4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山、太陽與蛇》喬治.霍華斯George Howarth(英國)

 

與大地同在,隨時光代謝的地景藝術

 

不像其他藝術季有比較明確的「檔期」,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沒有特別設下作品撤展的期限,不過,這不代表作品就會永遠擺在那兒,而是依個別作品自然損耗的狀態,判斷修復或撤展。例如2020年都蘭阿美族藝術家Talaluki志明的作品《何在》,是以漂流木、稻草、竹子在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大坡池畔打造一位釣魚老翁,成為打卡熱點,因自然耗損現已撤展。巧的是,鄰近處正好是今年新展品,南投布農族藝術家 Laung全德富的《阿嬤的叮囑》,以漂流木打造一個放生蟾蜍的大巨人。秋萍說:「很多民眾說釣魚老翁撤掉了好可惜,但沒關係,大巨人來了!我們開玩笑說:這是愛的接力賽。」

 

「其實起初農村水保署是希望可以打造『不會壞』的展品,但作為一種介入,我們認為人造的地景藝術也應該要與環境共同自然消長。」經過觀念的磨合與討論,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也贊同策展團隊的觀點,因此縱谷大地藝術季其實有個隱藏的主軸,就是以會隨環境變化的素材打造,與土地共生的藝術作品。例如今年度芬蘭藝術家Jaakko Pernu的作品《捨入誤差The Rounding Error》,用了九噸相思木,以極巧妙的工法將枝幹交疊成一個不太圓的圓形──其實,藝術家設定的構圖是一個標準的圓,但在創作過程中,他發現這「不標準的圓」是更接近自然的狀態,他在創作自述裡說:「也許有時候接受妥協會是明智的。」相當值得玩味。

 

國內外受邀參展的創作者多是環境藝術家,也意外促成了國際藝術圈的一股小小的國民外交。除了藝術家與居民之間、或者是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創作期間的交流,秋萍還提到:「今年的創作者有來自芬蘭、澳洲、泰國、香港、英國的藝術家,有的原先並不知道臺東,但來了之後都很喜歡,也在他們的個人社群跟朋友分享臺東。我們才意識到,這是一種很巧妙的途徑,不只是海外藝術家走進臺東,也讓臺東走進國際藝術圈的視野。」這影響力或許難以換算為實際數據,卻可能比我們所想像的更深、更遠。

 

圖5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阿嬤的叮囑》全德富(臺灣)

 

圖6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捨入誤差》雅科.佩努Jaakko Pernu(芬蘭)

 

圖7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寄居蟹有房有車》蔡爾平(臺灣)

 

詩意牽引共振的靈魂

 

若要為漂鳥197藝術季寫一封邀請函,容我借用法國詩人舒貝維葉(Jules Spervielle)的詩:

 

所有造成樹林、河流或空氣的東西

在這些自以為圍出了房間的牆壁之間都有其位置

快一點趕過來,跨越海洋的驛道

我只有一方蒼穹為屋頂,

屋頂之下會有你的位置。」(註)

 

這場低調安靜而盛大的藝術饗宴,沒有太多喧嘩鬧熱的儀式感,只吸引靈魂相契的頻率。旅人們每一次的拍照打卡,都是將藝術能量寄往更遠的彼方。不過,你得走進村子裡坐下來,喝杯鹿野紅烏龍茶,嚐嚐在地水果吸飽陽光鮮甜溫暖的滋味,那才是真正的靈魂饗宴──因為,比起一時的熱度,這裡更珍貴的,是恆久的溫度。

 

註:出自Jules Spervielle《不知名的朋友》(Les amis inconnus),此轉引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翻譯的版本,張老師文化出版。

 

圖8_2023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鹿》魯奇特Rukkit(泰國)×鄭雋(臺灣)

 

圖9_看完藝術作品,記得到村裡小店聊天吃點心。喜歡鳳梨與紅烏龍茶的朋友,推薦造訪阿榮柑仔店,可以吃到非常美味的鳳梨!

 

2023臺東《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

時間:即日起

地點:臺東197縣道沿線

官網:https://www.pioneeringeastriftvalleygranaryfestivities.com.tw/

2023上新8件作品地圖:https://reurl.cc/N0Mk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