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別報導】瀕臨失傳京戲 奪太倉

【作者】
文_ 黃琦 圖_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2022年11月號 第129期
2022.11.28

當代京劇創作推陳出新,但老戲卻逐漸失傳。年逾七十的武旦名師楊蓮英,重排冷門老戲《奪太倉》,將傳承四十年未見於舞臺的劇目,透過口傳心授給後起新秀武旦,讓老戲華麗轉身,重展新貌。

 

 

二〇二一年底,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將失傳近四十年的老戲《奪太倉》重新搬上舞臺。京戲《奪太倉》是一齣武旦戲,女主人翁張秀蓮是一虛構人物。故事講述元末明初,大將徐達奉朱元璋之令進兵姑蘇城,須先攻下太倉。徐達一方首戰告捷,太倉守將張虬親自出戰,兵敗。其女張秀蓮功夫了得,代父出征,但敵眾我寡,最後不敵徐達,太倉終究失守。

 

重新排演的《奪太倉》由一九九〇年後出生的「武旦三姝」廖亮慈、陳玉白、史潔愉擔綱主演。她們刻苦耐勞,三人分飾張秀蓮一角卻宛如一人,扮相、個頭相似之外,就連技巧展現風韻也十分相似,得自傳承藝師楊蓮英的衝勁,卻又充滿青春氣息。

 

百年劇本 求新、求變、求突破

 

《奪太倉》是廿世紀初北京京劇科班「富連成社」的「堂會戲(讓科班孩子練功、練膽用的劇目)」,因為動用人員之多,往往只有科班能排演如此場面浩大的劇碼。《奪太倉》隨著富連成社成員蘇盛軾到臺灣,彼時蘇盛軾任教於臺灣首個京劇人才培育機構——大鵬劇校,親自幫學生排演,最後由第五期學員楊蓮英完整繼承該劇目,一九八〇年此劇最後一次登場,爾後楊蓮英自演員退休轉戰教學,該劇便徹底塵封。前幾年有北京演員專程到臺灣向楊蓮英學習此劇,但楊蓮英心繫臺灣京劇傳承,二〇二一年才由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復刻完整版。

 

老戲瀕臨失傳通常原因有二:一是技巧太難,後人難以繼承;二是劇情不合時代,表演不夠精彩,逐漸被遺忘。在求新求變的當代,老戲常常隨著時代被淘汰,現今舞臺上常演的劇目,皆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奪太倉》則參雜兩者,此劇人物眾多,行當戲份平均,各有發揮。武戲場面中,各場次、人物使用兵器不同,彼此間須有十足默契,適合由戲校學生和專業團員同臺觀摩精進。

 

 

舞刀弄槍 女力無限

 

《奪太倉》一齣戲滿足了武旦的「三個願望」:紮靠、出手、大段唱。京劇武旦指身懷武藝的女子,角色通常唱念少、武打多,表演上亦有側重。女主角張秀蓮甫上場唱整段「慢板」、「流水」、「搖板」,中間大靠「起霸」開打,後面短打踢出手,有文有武,非常考驗演員功力,因此已逾四十年未以完整面貌在舞臺上演出,瀕臨失傳。劇中,張秀蓮幾種把子變化十分別緻。戲曲舞臺上的兵器,統稱為「把子」,專門練武術對打技巧的功夫,稱為「把子功」,武旦大刀造型上形似關羽的縮小版青龍偃月刀,舞起來顯得更加輕盈、勁脆、形美。

 

《奪太倉》前段張秀蓮先是紮靠大刀下場,比的是次數和速度,算是常見。中間「趟馬」的馬鞭招式,招式特殊、耍法精巧,近年舞臺上罕見。後面的大刀「打出手」,有別於其他武旦戲使用雙槍出手(多出現於神怪角色),使用大刀更顯出官家女豪傑的氣勢。張秀蓮與小生、花臉輪番丟出手,在大刀上耍花,遞刀方式和出手的排場,因為人多武器也不同,槍、鞭、雙刀,演員穿梭於舞臺之間,不得不佩服前輩藝術家的智慧,一把大刀在手上轉呀轉、丟呀丟的,變化豐富。幾種手上出手的玩藝兒,雖說技巧有共通性,可以挪用,但還是得下足功夫,才能練熟、練穩、練漂亮。

 

舊瓶裝新酒,老戲展新貌

 

四十年未見世的老戲,過去並沒有留下錄影錄音,所以排戲完全沒有「錄老師」可以參考,全靠世代傳承的口傳心授,因此二〇二一年重回舞臺也算是首演。老戲劇情不免冗長拖沓,要搬上舞臺,情節得在原汁原味與戲劇效果中抉擇,排場畫面要如何豐富,武戲套路不重複,文戲唱腔安腔,突出劇中精華,讓主排導演煞費苦心,要在舞臺上完成一齣只聞其名不見其影的戲,實屬不易。

 

戲是老的,畫面卻是新的。在現代劇場中,傳統戲曲同樣講求燈光、音響等舞臺美術效果,氣氛營造用了簡約的影像輔助,舞臺上以幾片簡單的布幕,參差錯落,搭配投影,無論是室內的廳堂,或是磅礡的戰場,不搶走演員光彩,尤其城門一場,匠心獨具,以幕啟幕落搭配投影,看倌們一看便能會心一笑,既寫意又具體。

 

臺灣有許多無形珍寶藏於各劇種的老藝人身上,還有沒挖出來的戲曲寶藏,需要各界資源挹注才能代代相傳。關注青年戲曲演員成長同時,看看老科班的堂會戲,有著時尚的復古情懷。當然,最重要的是觀眾在現場支持,讓一場演出得以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