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城市思潮】垃圾築起遊樂場:意想不到的「老屋」新生

【作者】
文、圖_ 洪人傑
2017年2月號 第60期
2017.02.06

臺灣早期,對許多小孩而言,家門前的爛泥與碎石就是他們的玩具。但是,如果一座現實中的公園, 真的是用碎石、泥沙和廢磚等建築垃圾組合而成, 那會是怎樣?上海近郊便有一座公園,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重生,由原先一塊灰塵滾滾的廢地,轉變成大人小孩的新去處。

 

濱江愛特公園位於北虹橋濱水景觀帶內,兼具運動休閒、社區遊憩及環保教育等功能。最初這塊居住區與工業區交界的灰色地帶,堆放著大量建築垃圾和土方,四處雜草叢生。加上四周來往砂石車輛,因此居民避之不及。事實上,過去中國數十年的高速城市發展,廢棄物的處理一直不為各個行業所關注,就在居民積極對當地政府施加壓力下,這片荒地開始有了轉機。

 

有趣的是,一開始政府只是想把這些廢料轉移到另外一片土地,但設計師卻建議保留廢棄垃圾,並借助了在水利工程經常使用的生態石籠,把現場蒐集來的碎石、混凝土塊、磚等全部填入石籠當中,形成標誌性的地景構築物,讓當地居民可以感受到公園的歷史記憶,同時又賦予原本廢棄空間新的活動意義。

 

第一次踏上公園,會完全遺忘這邊原本是一塊廢地,現場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像是原有的地形地貌。面對周圍的住宅區,公園更是親切地打開多條入口,創造出豐富的步行路徑。公園內部由三百五十公尺長的健身步道串聯起入口廣場、健身廣場、兒童活動區和各個石籠構築物,迂迴的路徑搭配綠草與石磚兩種主材料,帶來豐富的場所體驗,並巧妙解決郊區公園在維護保養上的必要性。

 

離開公園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忽然湧現一個疑問,石磚取材於現有地塊上,反映新公園與舊石磚之間占領與被佔領關係,究竟是地景介入了公園,亦或是公園介入地景呢?

 

【資訊】濱江愛特公園

地址_ 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愛特路

設計_劉宇揚建築事務所、英國Chora景觀規劃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