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金魚滿唐】宋代夜市美食走透透:《東京夢華錄》憶繁華庶民生活

【作者】
文_謝金魚 圖_吳尚鴻/旅讀中國
2020年12月號 第106期
2020.12.17

《東京夢華錄》的編排以城市風景為先,而後是慶典、民俗與時令,讀來像是溫和熱心的在地人,一路帶著大家走入汴京的大街小巷。

 

 

我小時候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故事的情節只記得梗概,但她描寫北京傳統小吃驢打滾的文字,我倒是記得滾瓜爛熟:「把黃米麵蒸熟了,包黑糖,再在綠豆粉里滾一滾。」我總想著那滋味會多麼溫軟甜香,這一想就想了二十年,等到自己去北京時,迫不及待地請朋友帶我去買了驢打滾,一口咬下:「這不就麻糬嗎?」當然,也有老北京跟我說,原本的驢打滾確實就是林海音描寫的那樣,但不管如何,是二十世紀初的北京風景,如今是不可能再重現了。

 

這類「追憶故國」的懷想在遭逢動亂後,總有種「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傷感,而那些再也嘗不到的滋味,恐怕更使人懷念。古往今來,這類的懷想不少,但成書於南宋的《東京夢華錄》與《夢粱錄》,可說是其中的傑作,見證了逝去的兩宋風華。

 

清明上河圖局部。© 武仲林 / CTPphoto

 

兩場繁華之夢

 

大家都知道,宋代之所以分為南北宋的原因是宋徽宗末期的內憂外患,導致了金人南下,於靖康年間攻破首都汴京,金人擄走了皇帝、太上皇與絕大多數的皇親國戚,徽宗卅多個兒子中,唯有一人逃脫,便是後來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宋高宗。

 

在這次的兵禍中,無數的人民流離失所,而汴京城也遭到嚴重的破壞,再也不可能回復原有的樣貌,倖存下來的人逃往他鄉,回望汴京時,不免生出往事如煙的感嘆。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便是因此而生。

 

至於為何要稱汴京為「東京」?這是由於北宋初年循前朝舊例而設兩個都城,汴京在東、洛陽在西,至於「夢華」,則來自於古代典故,傳說黃帝曾夢到華胥氏之城,在那裡看見了無比繁盛的景象而得到了治國的靈感,雖然徽宗並不是黃帝,但孟元老使用的這個典故,也顯見在這些北宋遺民的心目中,汴梁是多麼美好的城市,同時,也或許寄望著南宋能記取汴京的一切,重整江山。

 

百餘年後兵禍再起,只是這次的敵人從金人變成蒙古人,而宋皇室退無可退,年幼的小皇帝被宰相揹著跳海殉國,蒙元帝國一統中原,南宋的都城臨安(即今杭州)也成了南宋遺民心中最思念的城市,約莫在宋末或元初,南宋的一位文人吳自牧仿效孟元老筆法寫成了《夢粱錄》,一樣是夢,他取材的典故卻是黃粱一夢,一切繁華頓成幻夢泡影,既無奈又絕望。

 

 

現代開封鼓樓夜市。© 武仲林 / CTPphoto

 

來去北宋汴京逛夜市

 

《東京夢華錄》的編排以城市風景為先,而後是慶典、民俗與時令,讀來像是溫和而熱心的在地人一路帶著大家走入汴京的大街小巷。先介紹過城市的概要情況後,孟元老忙不迭地帶著讀者走進汴京城中的鬧區「州橋」,這原先是唐代留下的一座石橋,在宋代之後,是連接皇城、城門與運河的要衝,無數的商販在此聚集。

 

宋代取消了宵禁,不論日夜都可以自由營業,因此,在州橋周邊形成了熱鬧的夜市,不管是野味、粥飯、包子或是各色小菜一應俱全,價格便宜、選擇也多,夏天的時候,鹹的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萵苣筍、鹹菜,甜的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等全都出籠,到了冬天,便是口味比較重的燒烤野味、兔肉、豬羊內臟,讓人吃了心暖身暖,可以捏著腰間的肥油,快快樂樂地回家睡個好覺。

 

早市中的粥品、麵點。© 任中豪 / 旅讀中國

 

汴京臨河,自然有許多漁獲,這些庶民小吃店舖有點像今日的快炒,除了煎烤炒炸的各種熱菜之外,店家吃不夠,也可以叫外賣來店食用;想吃點蔬菜,就叫上萵苣、生菜或筍子,想吃河鮮海味,也有薑蝦酒蟹可以叫來大飽口福,不想吃大菜,可以叫點乾果蜜餞,汴京城中的果乾琳瑯滿目不可勝數,常見的桃梨李棗不說,龍眼橄欖芭蕉等熱帶水果也都能買到。在唐代號稱「一騎紅塵妃子笑」、僅供楊貴妃一人享用的荔枝,到了北宋的汴京,已經不再稀罕,顯見在物質生活與運輸便利上,北宋時代已有大幅的提升。

 

前述說的是小店,規模大點的中等店面,會在門前掛出今日的食材,成片的豬羊一字排開,客人走進去之後,各自入座,有人會過來點菜註記,孟元老說:「都人侈縱,百端呼索,或熱或冷,或溫或整,或絕冷、精澆、膘澆之類,人人索喚不同。」顯然汴京城的「奧客」不少,接下來服務人員去廚房報單,出菜的時候又得顯出功夫,「行菜者左手杈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馱疊約二十碗」,簡直像雜技團表演一般,將各種客製化的菜色一一送上,這不但考驗體力還考驗記性,要是上錯了菜,不免要挨一頓責罵,嚴重點要罰錢,再嚴重可能就被炒魷魚了,當個服務生還真不容易呢!

 

 

✦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12 月【美食,在臺灣!亞洲通吃 30+】

✦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