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旅讀早安】2019 新科世遺: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作者】
文_黃愉婷、圖_CTPphoto
2019.07.21

2019 年 6 月 30 日到 7 月 10 日,第 43 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中東國家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舉行世界遺產大會,7 月 5 日的審議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來到 54 處,而這是第 14 處自然遺產。

 

位於江蘇鹽城市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範圍廣大,包括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台市條子泥濕地保護小區等,是潮間帶與濱海濕地地形,因著這一項得天獨厚的因素,這兒有著豐富的食物來源,因此也孕育了豐饒的自然生命。

 

例如,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位於東亞——澳洲水鳥遷徙路線的中心位置,這裡每年會有百萬鶴類、雁鴨類與鴴鷸類等鳥類來次暫時歇息、過冬、繁殖與換羽等。此外,全球面臨瀕臨絕種危機的琵嘴鷸,有 90% 會在這裡休息;全球多達 80% 的丹頂鶴也會到此棲息地度過寒冷的冬天;瀕危的黑嘴鷗也會在此繁衍下一代。也就是說,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不只是一大片濕地、海洋,更是一處孕養珍貴生命的自然界子宮。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內的丹頂鶴

 

不僅如此,因為當地沉積物特質、水文以及地理條件的關係,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也包含了沙丘、潟湖、岩石海岸等地形,還有鳥類們聚集的島礁,可以說是世界上地形相當多樣、物種相當多元的應許之地。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還有著森林生態系統,有著全球範圍最廣袤的麋鹿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華麋鹿園),這一帶是黃海沖積平原沼澤地,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儼然是麋鹿最佳生活地,截至 2018 年,在這裡定居的麋鹿已經超過 4500 頭,占世界麋鹿總量約 6 成。

 

江蘇鹽城大豐麋鹿保護區

 

中國媒體新旅界便提及,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是中國第一個濱海濕地類型的世界遺產,該地的申遺成功,代表著中國世界遺產從陸地走向了海洋的開端。這同時也意味著,未來,在自然環境的保育上必須投注更多的心思與策略,走向永續才有意義。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