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我到北京放寒假】北京行,走大了我的世界

【作者】
圖、文_沈郁恩(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三年級)
2019.03.20

一個突然從天而降的機會,一個臨時的決定,讓我踏上了這趟北京的旅程。

三萬多的花費,對我而言是個相當沉重的負擔。

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這趟旅程太值得了!

 

不同於一般的旅遊團,或是一些單位的舉辦的交流活動。

旅讀中國更著重於讓我們「真實的去認識北京」。

當然不免俗的也有安排由導遊帶領,參觀天壇公園、北海公園及南鑼古巷等著名景點,但更多的是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透過打車、搭地鐵前往集合地點,抵達目的地後自由行動,也有許多自由時間讓我們自行安排,最特別的是,透過旅讀中國的安排,讓我們見識到706青年空間、農民之子的社區等一般人不會去,甚至也不會知曉的地方。

 比起去了哪裡、參訪了什麼,我看到更多的是人,以及人與人交織出的故事。

 

北京的好客-Yoga House

 

剛離開地鐵站,就看到小鬧姐帶著車子們來幫忙載行李,這個貼心的舉動讓舟車勞頓一整天的我們在最後一小段路輕鬆許多。抵達Yoga House後,更是受到熱情的款待,各種口味的水餃、點心,塞了整個肚子滿滿的還吃不完。除了第一天的招待之外,也有帶著我們從揉麵團開始,製作炸醬麵。此外,還有招待我們喝「豆汁」,特殊的味道讓大多數的同學試喝時都苦著臉,相當的有趣。

 

北京的無奈-銀行行員

 

在行程第二天,安排我們分組去找分自分配的銀行開戶。但,殊不知,因為中國新頒布的規定,台灣人必須持有工作證明或居住證才能夠開戶。我們當天為了找能讓我們開戶的銀行,至少向四、五間銀行詢問過,卻被一一拒絕。最後,是透過藍藍幫忙,讓我們到富邦華一銀行開戶,事後再補上工作證明。

在尋找開戶銀行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行員對於服務的熱心,態度相當友善,很樂意幫忙我們,卻受限於規定而無法通融的無奈。

 

北京的分享-媛媛

 

媛媛是帶我們參觀北海公園、天壇公園以及南鑼鼓巷等景點的響導。在她認真詳細的解說下,讓我們對景點有更深入的認識,除了可看出她對擔任嚮導的熱忱,也感受的到她想將這片土地的美好分享給大家的心情。

 

 

北京的生活-天壇公園的老北京人

 

在台灣,老人家喜歡在公園下棋、跳舞等,而北京也不例外。天壇公園是北京數一數二的大公園,更是有數不禁的古樹豎立於此,是北京裡空氣相當清新的地方。因此,許多老北京人喜歡在天壇公園聚會,聚會內容相當多元,像是合唱、扯鈴和柔力球,這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即便我們這麼大一群對他們生活相當好奇訪客,在旁邊駐足停留,他們也不以為意,有些還會特地為我們表演,甚至邀請我們一起體驗活動。

 

 

北京的秩序-規劃展覽館的解說員

 

北京規劃展覽館的導覽員,以專業、流利且缺乏情感的語調解說北京的歷史以及地理環境。在這裡,我才親眼見證什麼是北京人口中的「北京是方方正正」的城市。在巨幅的北京地圖中,馬路往上就是北,往下就是南,左是西,右是東,極少有斜向的路;而台灣的街道相對蜿蜒許多,方向也未必這麼端正。在這裡,感受到的是北京不容置疑的秩序。

 

北京的生機-早市攤販

 

市場,是北京最有的活力的地方。賣水果、賣菜、賣餅乾等等各式各樣的東西,攤販們不時吆喝著介紹自己的商品,參雜著客人的討價還價聲音,真是好不熱鬧。而我,在熱鬧中被現磨的芝麻醬散發的誘人香氣深深吸引,不小心買了兩罐,回到台灣配麵吃,真香!

 

北京的直爽-柳柳

 

行程中有一天是家庭日,將團員分配到各個家庭中,與家庭共度一個下午。而我遇到的家庭是位就讀博士的姐姐-柳柳。在共進午餐時,因送上的餐點份量過少,柳柳豪不猶豫的向服務員反映:「我要投訴你們!這份量也太少了吧!」服務員便將餐點帶回去重做。另外,部分的餐點在我們快吃飽時,仍遲遲未送上來,柳柳更是直接說:「這幾道菜我們要退掉,都吃飽了還沒送來!」

午餐結束後,我們到后海滑冰,滑冰場的腳踏車相當受歡迎,很難找到空的腳踏車。後來我意外得到了一輛,柳柳便興奮的說:「你真是太棒了!居然找到腳踏車!」而且至少講了三次,可以看出她有多激動。

在和柳柳的相處中,深深的感受到她的爽直,無論是拿到腳踏車時的興奮,還是對於自己權益受侵犯時的態度──在台灣遇到同樣的情況,多半是當下忍氣吞聲,回家之後給餐廳留個負評並且永不光顧。

 

北京的青年-706青年空間

 

中國,相對於台灣確實有更多思想及資訊取得的限制,但卻在青年空間中看到在北京生活的年輕人們,即便在諸多的限制之中,仍取得許多資訊管道,並在這個空間中盡情的討論前衛的思想。反觀,台灣雖然有更多的自由,卻也讓台灣青年對此感到理所當然,少了對資訊的迫切渴望,對於世界的認識反倒大多不如這群處處受限的北京青年。

 

 

北京的魅力-農民之子社區的內蒙古大哥

 

北京為中國的首都,擁有大都市的繁華榮耀,進步且充滿希望的魅力吸引著全國各地人民「北漂」,導致人口密度相當的高,半個台灣的面積,卻得容納比全台灣還多上數百萬的人口。而在北京繁華的表面之下,仍有許多落後的地區存在,我們所拜訪的農民之子社區,便是其中之一。為了讓北京更加繁華,落後的社區被都市文明步步侵蝕,不僅是土地面積的侵蝕,人民權益亦如此。撇除進步與人權間的爭鬥,在拜訪中遇到一位從蒙古來北京打拼的大哥,在北京幫忙修窗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雖然在北京農村的生活品質未必較蒙古來的舒適,也未必有賺更多的錢,但大哥認為,與其在蒙古度過一生,不如到北京闖一闖,擴大自己的眼界,活在更廣闊的世界中。

 

北京的溫暖-為了讓世界更好而努力的人

 

邀請了幾位來自NGO組織或是社會企業的講者,有人為了鄉村教育努力,讓落後地區的孩子們有學習的機會。有人致力於推廣環保,除了自己親身實踐「零浪費生活」,並四處演講,推廣這樣的生活。他們追求的不是利益,而是懷抱著自的理想,為了讓中國更好而無私地奉獻時間與精力。但,現今中國普遍尚未有「服務社會」觀念,因此他們的家人多半抱持著不解的態度,甚至有人以為是神祕的宗教團體,讓他們哭笑不得。在中國這個處處競爭、進步迅速的環境中,他們卻願意「慢」下來,發現在經濟蓬勃發展背後隱藏的問題,並且試著去將其解決,是人性最溫暖的展現。

 

 

北京的十日-我們

 

這十天的旅程,讓我們親身地從各個面向去認識最真實的北京,無論是行程本身的安排,還是在不經意間遇到的人們,如:出租車司機、餐館服務員等,讓我們對北京有更全面的認識。

我在這趟旅程中,主要是觀察者的角色,有的團員瘋狂拍照、有的團員ㄎㄧㄤ的很可愛,有的團員瘋狂的搶第一個洗澡。各式各樣的團員,豐富了這趟旅程。

謝謝超凱瑞的組長伊雯,讓我們這幾天的小組行動可以順利進行。感謝旅讀中國籌劃了這麼精彩且有深度的旅程,也謝謝藍藍的各種幫助和子鵬帶領我們進行各種討論和分享。

三萬元很多,但這趟旅程絕對值回票價。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