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浪途中】大漠浮沉吐魯番:不變的風沙,逝去的輝煌

【作者】 陳浪
文_陳浪  圖_陳浪/旅讀中國
2019.01.04

絲路上的故事,總是真真假假,虛實難辨,站在文明曾經相會,卻又遠去的斷垣殘壁之前,徒留西域吹來的風,千年如一日。

 

出發至吐魯番之前,這座城市的名字一直給予我許多想像,在突厥語裡,它的意思是富庶豐饒之地,位處天山東部盆地,乾燥少雨又日照充足,讓葡萄、哈密瓜等經濟作物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農業隨之發達,也帶動當地的經濟。但現今來到吐魯番,所見所聞並不如名字本身含義那般繁華,一座座隱身荒漠的遺址、和地表貧瘠的火焰山,總能勾起遊人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的惆悵之情。

 

風沙中,長眠的千年古屍

 

始終記得抵達吐魯番的那天,火車站外頭正吹起陣陣沙塵,悶熱的溫度不愧火州之名,雖沒有傳說中那般難以忍受,也絕對談不上舒適。在路邊攔了輛計程車後,我便加速離開,趁著黃沙來襲前躲進掛滿葡萄藤的青年旅館。後來聽老闆娘說起,這陣子天氣不好,總愛颳沙塵暴,但很快就會放晴。因此我決定先到位於城中心的吐魯番博物館走走,也算是替即將展開的古遺跡之旅做些功課。博物的館藏相當豐富,不輸收集無數絲路瑰寶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而最吸引眾人眼光、也最具有話題性的,想必是吐魯番乾屍。

 

目前世上發現古居民遺骸最多之處,即為埃及與新疆吐魯番。在吐魯番考古所及最早的乾屍可溯源至將近三千年前。而在發現的乾屍中,年代縱橫春秋戰國、兩漢、魏晉南北朝、唐朝,這當然拜吐魯番特殊的氣候環境所賜,乾屍的保存相當良好,甚至有點嚇人,尤其在寧靜的展館裡,彷彿還能聽見他們千年未歇的呼吸聲。

 

 

高昌,曾經的佛教興盛之地

 

據說當時的高昌王,在聽聞玄奘欲赴西天取經之事後,對玄奘大為敬佩,於是邀請他到城內王宮東邊的一處佛寺裡講經。高昌王希望玄奘能留在當地弘揚佛法,但玄奘數度表明西去取經的決心,甚至絕食明志。玄奘對於追求信仰的堅毅,感動了高昌王,他們在此結為兄弟,玄奘決定在高昌多待一段時間,而這段玄奘講經的日子,使得高昌國的佛事空前鼎盛。每天玄奘講經說法時,高昌王都親自迎接。玄奘離開的那天,高昌王不僅替他準備了廿四封親筆致西域各國的通行文書,還親自送至交河故城,才依依不捨地道別。數年後,當玄奘結束旅途,卻在返程時聽聞,高昌國早已城破人亡。這段故事,說來悲傷,但在玄奘自己的著作《大唐西域記》中,卻隻字未提,因此也有不少人認為,這不過是穿鑿附會的民間傳說罷了。

 

絲路上的故事,總是真真假假、虛實難辨,但靠自己雙腳走過的每一步,是如此深刻,也不免孤獨。站在文明曾經相會,卻又遠去的斷垣殘壁之前,如今登高一呼,已無人相應,徒留西域吹來的風,千年如一日。

 

↶↶↶加入旅讀LINE@好友,好康優惠訊息一把抓!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9 年 1 月【致在有無間:水調無錫】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